安徽省以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建立了一个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全新的运行机制,创造了基层医改“安徽模式”。
我国人口大多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差距较大,基层医疗基础条件薄弱,服务水平与能力较差,基层医疗的需求供给矛盾更加突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任务更为紧迫。
新一轮医改实施以来,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基本路径,率先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综合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安徽省以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事、分配、药物、保障制度综合改革,建立了一个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全新的运行机制,创造了基层医改“安徽模式”。
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安徽模式”通过建立基本药物省级集中采购机制,破解基本药物采购难、配送难;通过建立公益性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补偿机制,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难;通过建立有竞争有激励的人事分配制度,破解医务人员考核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办法。
“安徽模式”的创新性体现在哪里?通过制度创新取得了怎样的改革成效?本期报道将走近基层医改,聚焦“安徽模式”。
为了缓解近年来困扰我国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的三年五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和方便可及,减轻群众就医用药负担。这项在此次医改中推出的新制度对于安徽来说,是解决当地基层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与日益增长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矛盾的有力政策支持。
然而,安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时,却发现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为了保证药品零差价销售后医疗机构能够正常运营的政府补助资金数额难以确定,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药价依然虚高等问题。如何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安徽有关部门意识到必须在新医改政策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考核分配机制和药品招标采购配送制度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构建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
通过制度创新缓解卫生需求
近年来,安徽省医疗卫生事业投入不断增加,城市医院设施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全省所有建制乡镇卫生院和90%行政村卫生室基本实现建设标准化,85.3%的行政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90%的城市人口,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一是卫生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安徽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不足与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存,城乡基层缺乏主要技术骨干,城市医院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卫生服务利用、居民健康水平还存在显著的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基层医疗资源薄弱,全省乡镇卫生院14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30个、村卫生室15636个。按农业人口计算,每千人拥有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不到1张,人才、技术、设备短缺,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迫切需要加强。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问题更加繁杂。特别是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人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救灾防病和灾后防疫任务繁重。同时,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的重要疾病。由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化以及社会因素导致的食品安全、职业安全、饮用水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日益迫切,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公共卫生服务上。
三是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以药补医”机制作用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淡化,逐利性增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突出,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改革,重塑基层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
标签阅读: 安徽基层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