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聚焦医改 » 正文

新医改扩容生物医药产业

发布时间: 2020-04-19 03:35:36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我国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使得看病人数在增加,用药量也在提高,所以这个市场在不断扩容。”11月1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我国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使得看病人数在增加,用药量也在提高,所以这个市场在不断扩容。”11月1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药促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

  宋瑞霖说,在此背景下,我国将生物医药列为重点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使得相应的政策在向生物医药倾斜。因此,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面临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

  不过宋瑞霖也强调,医药政策与相关产业政策之间应该相互关联相互支撑,而不应是一个政策的孤岛。

  前景诱人

  据介绍,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12523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达23.1%。“十一五”期间比“十五”期间提高了将近4%。

  中国医药企业正在逐步从多、小、散、乱、差的局面向集中方向发展,产业整合正在加速进行,同时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地域集中度越来越高。

  我国研发的一些新药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绩。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氟喹诺酮类(沙星类)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在“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复方丹参滴丸也成功通过了美国FDAⅡ期临床实验。中国的生物医药正在向国际市场冲击。

  全球医药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国内医药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生物医药成为国家支持的重点。中国新版GMP和药典的实施促进了药品质量的提高。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关注医药产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医药技术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各国医药产业的创新都在不约而同地向着生物技术方向转化。“预计到2020年,生物技术药物占全部药品销售收入的比重有可能超过1/3。那么这个数字确实是非常诱人的。”宋瑞霖说。

  此外,大批药品专利的陆续到期,为中国这样以仿制药为主的国家带来了重要机遇;由于开发成本优势,CRO在中国蓬勃发展;中国医药企业的创新意识正在加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前景诱人,但挑战也不少。中国社会正在进入未富先老的阶段,一方面给中国的社会保障和医改进程造成了极大压力,另一方面也给医药产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会。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有可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药品市场。

  而我国制药技术创新能力弱的态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研发能力、研发投入以及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创新体系仍然有待完善。而从产品结构上看,中国目前仍以仿制药为主,高素质人才比较匮乏。

  跨国制药企业采取了新的战略,变得越来越本土化,正在从中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转化,这也给中国的医药企业带来了压力。

  质量标准的提高对国内制药企业而言是一个痛苦的适应过程。整个医疗体制的改革还在进行当中,但是我国制药企业已经率先开始与国际接轨。当医疗体系还没有真正做到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时候,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已经面临完全的市场竞争。

  国家实施的重大专项战略起到了引擎的作用,带动了大量的社会资本进入医药产业,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资本的介入使得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风险投资分散了新药开发的风险,有力地支持了新药研发,但是“风险分散的同时也承载了风险”,宋瑞霖特别指出了这一点,并且提醒各方面,特别是投资商,应该对风险有充分考虑,并提高抗风险能力。

  注重政策关联性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我国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使得看病人数在增加,用药量也在提高,医药市场在不断扩容。

  国家适时地将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正在向生物医药倾斜,国务院正式将生物医药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是一个发展的重大机遇。

  宋瑞霖强调,政策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而不应当是一个“政策的孤岛”。而这正是我国从事医药研发、生产以及市场开拓的药企所面临的困境。

  宋瑞霖说,任何政府在进行医疗改革,降低医疗成本的时候,第一枪一定是射向医药产业,要求药企大幅降价,甚至于降到药企难以承受的地步,从而达到整个社会医疗成本的降低。“一谈到医改,医药产业总觉得不是在医改,是在药改。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研究医药产业发展如何做到医与药相平衡。”

  宋瑞霖认为,医药创新一定要关注理念创新。医药创新思路需要变革。科研院所和制药企业的创新特征有所不同。科研院所注重的是单学科的研究,而企业创新注重的是多学科的组合。也就是说,科研院所创新更强调的是一个项目的成功;而企业创新更关注的是一个产品的价值。

  令人高兴的是,创新主体正在向企业转移。“产学研一体化把产业放在第一位。这是完全正确的。”宋瑞霖说。

  对于理念创新,宋瑞霖说,真正的创新,不仅包含技术层面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理念思维方面的创新。而且这种创新,不仅仅是企业,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全社会,来源于整个创新体系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角色都能够容忍,进行反思,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责任编辑:王小楠)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医改,生物医药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