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13日讯 分类采购或成新方向 带量采购已经从政策酝酿,地区实践,试点、扩大与深化,逐渐进入到常态化阶段,有行业权威专家在5月10日召开的第三十八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2021年赛柏蓝峰会上指出,药品分类集中采购是今后的主方向,或针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创新药品、短缺药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等。 另有一位不愿具名的药品集采领域的专家表示,总的来说药品集采的主要趋势是常态化、制度化,选择的品种会不断扩大,尤其是国家集采试点比较成熟的领域,比如通过化学药品一致性评价企业+原研药企业家数比较多的品种。 此外,对于中成药的集采和生物制药的集采,还有一些非医保耗材的集材,都会在研究和试点的范围之中。 总的来说,就是对普适性较强的品种按统一规则集中采购;其次,对高值医用耗材按一品一策推进;还有,对特征性较强的品种探索专项集中采购——主要指在疗效评价方面,具有特殊性的产品;最后就是,对适应症和功能主治相似的品种探索合并集中采购,比如中成药和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纳入的可能方式 就生物药集采的问题——同期,在同写意、赛柏蓝共同主办的生物医药创新论坛上,药渡董事长李靖博士指出,未来影响面将持续扩大,生物类似物纳入集采是必然趋势。 预计生物药集采的可能方式如下:生物类似物集采品种的选择主要考量因素为市场规模和使用成熟度;在过渡期,医疗机构报送采购量及确定拟中选厂家时区分原研和生物类似物,若3-5年后能明确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后,才有可能把原研和生物类似物合并集采;由于生物类似物之间是否一样是不确定的,因此集采大概率会让医院按厂家精确报价。 就上述问题,药渡咨询合伙人李梅梅对赛柏蓝进一步指出,生物类似物和仿制药不一样,不是完全相同的,明确产品报价比较合理,不像仿制药直接按通用名报价。 截至目前,可以看到,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进行到目前的第四批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方案,剩余品种的集采也在研究和讨论中。 前文提到的专家表示,对于纳入国家集采的品种,相关方面针对产品、厂家数、适应症等指标均会进行充分的论证,与此同时针对目前不同品种之间降价不均匀的情况,也引发了一定的关注。总的来看,集采已经开始呈现出精细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药企寻求不同转型路径 在生物医药创新论坛上,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徐佳熹博士也指出,针对仿制药,后续会有全国第五批、第六批集采,重点非过评品种区域集采,逐步实现集采品种的全覆盖,与此同时,仿制药中的难仿品种有望获得关注。 除带量采购外,针对创新药的医保谈判也在继续,已在医保常规目录内且专利过期的产品挨个谈判,不留死角。 此外,DIP试点也值得关注——70个试点城市逐步推进,从主要病种开始,但2年内还不会对药品和器械经营产生极大影响,医保支付价预计短期无法推出。 在多重政策影响叠加的背景下,不同层级和赛道的药企都在谋求各自的转型。总的来看,上述人士指出,行业整体加速向创新转型。 以港股医药公司口径统计,行业整体研发费用由2005年的0.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63亿元,平均研发费用由2005年的约900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3.6亿元;随着投入的增加,国产创新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近十年来临床和上市批准数量快速增加;新药研发需求的增加亦带动CRO行业的发展,国内CRO市场规模快速扩大。 此外,大药企正在转型:恒瑞+豪森成为为数不多的跟上Biotech大潮队伍的传统龙头企业,引领行业——石药恩必普降价后进入新品逐步上市的阶段,BD或进一步发力;中国生物制药安罗替尼上量,合作引入PD-1,BD提速。 二三线大药企市值收缩的同时,也在积极谋求转型——有的开始标的拆分,有的被buyout基金“盯上”可能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在药企转型的同时,“License-out”合作和“国际化”,商业化能力越发重要。 未来的创新药立项必将是全球视野与中国国情的叠加,只有差异化、国际化的产品才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足够高的估值,同时商业化将是很多创新药企业的生死线,但未必每个企业都要自己做销售,biotech与biopharm、big pharm间的合作会是大势所趋。 李靖博士也表示,未来新药研发投入加大是必然趋势,中国的研发阶段已经进入新的时代格局重构必然发生,研发的智慧和效率决定着企业创新的成效。李梅梅进一步对赛柏蓝表示,药企在选择靶点的时候,最好不要扎堆去做,因为你扎堆可能意味着后续的低价。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