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5月14日讯 2020年的医药行业政策是2019年政策的延续和完善,医药行业的供给端、需求端以及支付端均有大量的政策出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效应产生积极的结果,推动了医药行业价格体系及竞争格局重塑。2020年是第一批“4%207”集采和第一批“4%207”扩围集采、第二批(4月开始)和第三批(11月开始)集采、医保谈判品种、国家重点监控品种以及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的执行期,这一系列政策的执行给2020年中国医疗机构的用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的销售额为12107亿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12.0%,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5至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国谈品种以价换市场的通道打开;国采品种价、额遭受双重打击;辅助用药品种断崖式下跌 医药行业是高监管行业,受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2020年是第一批4%207集采、第一批4%207扩围集采、第二批及第三批全国集采品种的执行期,其中集采执行期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的销售额占公立医疗机构终端整个药品销售额的比例仅为2.9%,由于中标价的大幅下降,导致其销售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与2019年相比下降27.7%,价、额遭受双重打击。 国家重点监控目录内的品种在疫情的冲击下呈现断崖式下降,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下降了67.1%,其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的3.6%下降至2020年的1.3%,该类产品大多数为临床价值相对不高的辅助用药品种,未来也将会逐步被市场淘汰。 医保谈判品种大多为近年新上市且临床价值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的创新药或独家品种,医保谈判后药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使得药品的可及性大幅提高,其市场需求旺盛,2020年尽管在疫情的冲击下,该类药物的销售额仍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47.1%,销售额的占比也由2019年的3.2%上升至2020年的4.9%,该类品种以价换市场的通道得以打开。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受政策影响的各类药品销售额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注:2019年“4%207”品种未细分至城市,按产品在全国医疗机构的销售额进行计算 生物药逆势大涨12.6%,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化学药和中成药市场地位下滑 从药品的大类分布来看:2020年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药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8.4%、19.8%和11.8%;与2019年相比,化学药和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呈下降的趋势,生物药的市场份额逆势大涨,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化学药:2020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伴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执行、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逐步常态化、国家谈判品种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化学药的销售额呈现下降的趋势,与2019年同比下降14.7%,销售额占比由2019年的70.4%下降至68.4%。 中成药: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中药传承创新的总基调不变,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中医药的发展。但近年来中成药的市场不振,销售额同比下降13.9%,销售额占比由2019年的20.4%下降至19.8%。 生物药:近年来,国家把生物药作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持续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随着技术创新、企业的重视以及居民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的驱动,中国生物药市场销售额快速增长,2020年生物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的销售额接近1500亿元,同比增长12.6%,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的9.2%上升至11.8%,其增长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近年来生物制品中新上市的创新药相对较多,尤其是抗肿瘤抗体类药物;二是生物制品中抗疫品种(如干扰素、血液制品中免疫球蛋白等)以及重磅抗肿瘤品种相对较多,其市场需求较大,药品使用量相对较多。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各药品类型销售额的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唯一个逆势增长的渠道,同比增长6.1% 从药品在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各渠道的销售分布看: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销售额为738亿元,与2019年的相比增长率为6.1%,明显高于其它渠道的增速,主要原因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慢性疾病管理中心,慢性病用药在该渠道中占主导地位,而疫情期间,慢性疾病用药医生可开长处方,同时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推进以及企业的药品销售渠道下沉等因素也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用药的市场增长;城市公立医院的用药类别主要以肿瘤、心脑血管、糖尿病等重症、大病以及急症的治疗性药物为主,尽管疫情期间,医院的人流减少,但该类疾病的患者仍须到医院进行诊疗,刚性的用药需求使得城市公立医院2020年药品销售额下滑幅度相对较少,下降了11.0%;乡镇卫生院的用药以常见病、多发病用药为主,疫情期间,人民居家隔离,减少往来,戴口罩,使得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人数减少,就诊患者的减少使得乡镇卫生院的销售额大幅下降,与2019年同比下降了23.0%。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四大渠道销售额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仿制药微利时代全面到来,创新药迎来发展黄金期 仿制药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占主导地位,2020年的销售额约6600亿元,主要集中在抗感染药,全科用药以及辅助用药等领域,因此仿制药受到医药控费、控制药占比、国家集采等政策的影响相对较大,2020年的销售额与2019年同比下降了14.5%,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的70.7%下降至68.3%,随着集采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巨头瓜分的仿制药市场的微利时代将全面到来。 原研药品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消化(糖尿病)、呼吸、神经系统等治疗领域,其产品均属于市场中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性药品,市场需求大,同时受到政策的鼓励,近几年,原研药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原研药的增长逐渐成为中国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增长的主动力;2020年原研药销售额约3100亿元,与2019年同比下降了4.3%,其销售额占比由2019年的29.3%上升至为31.7%。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的销售额逆势上扬;新冠疫情对于呼吸系统用药、儿科用药以及全身抗感染药市场的影响较大 从化学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看:与2019年相比,急、重症用药如抗肿瘤免疫调节药和与新冠治疗用药紧密相关用药以及慢性病用药(消化系统及代谢药中的糖尿病用药)等刚需用药所在的大类金额所占比均有较一定程度的上升;金额占比下降明显的类别有心血管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肌肉骨骼用药等。 从2020年化学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的同比增长情况看: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是唯一一个正增长的大类;呼吸系统药物、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三个大类销售额的下降幅度较大,2020年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下滑幅度均达到20%以上。 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2020年的销售额与2019年相比增长7.4%,是化学药中唯一一个同比正增长的大类,主要受益于医保谈判政策和新上市品种的共同驱动;国家谈判品种中以抗肿瘤品种为主,该类品种以价换量,增加产品的可及性,实现了销售额的大幅度的增长,同时抗肿瘤用药也是创新药上市最多的领域,这些因素促进了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用药的增长。 呼吸系统用药的销售额下滑幅度是最大的,与2019年相比下降26.6%,其销售额占比也由2019年的4.9%下降至4.1%。呼吸系统用药的减少与疫情的防控密不可分。疫情期间,人们减少外出,出门佩戴口罩,减少了依靠空气传播的呼吸系统疾病,同时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加强,常见的感冒、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明显减少,再加上人们对于新冠的防御,在自身免疫力方面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免疫力的提升,一些常见的咽喉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得到有效的预防。疾病患病人数的减少,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较少,使得呼吸系统用药也大幅减少。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化学药(含生物药)各大类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从中成药各治疗类别的销售额占比分布情况看:与2019年相比,13个大类中有7个大类的销售额占比呈上升趋势,仅有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妇科用药、五官科用药和儿科用药4个大类的销售额占比呈下降的态势。 从2020年中成药销售额的同比增长情况看,除神经系统疾病用中成药的销售额呈上升态势外,其它大类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下降幅度的超过20%以上的大类依次为儿科用药、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和五官科用药。 儿科中成药的下滑幅度最大,达-32.3%,其主要原因与新冠疫情有很大的关系。疫情防控期间,儿童的活动基本受限于家里,加上佩戴口罩,交叉感染的疾病大幅降低;同时疫情期间家长对于孩子的照顾也更加细心,使得孩子的抵抗力提高,感冒、发烧以及肠胃疾病也相应减少,到医院就诊的患者也大幅减少,导致儿科用药品种的销售额也大幅下滑。 神经系统疾病中成药是中成药唯一正增长的大类,该类别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抗抑郁药、眩晕药和安神补脑药带来的增长。 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中成药各大类的占比及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 数据说明:米内网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竞争格局数据库是独家实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全终端(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四大市场)覆盖,对化学药和中成药全品类进行连续监测的放大版药品销售数据库。
(文/小编)
标签阅读: 药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