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物资的复工复产,决定着全国战疫的进程,体现着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效率和能力,更体现着责任和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全国心系武汉。而就在武汉和湖北省各大医院防护服紧缺,举国调拨资源全力增援之际,湖北某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医用防护服生产基地之一,却在2月4日发文要求规范整顿生产秩序,该市大部分出口型防护服加工企业,因没有内销资质,被要求严格按照湖北省规定,停工停产至2月13日24时。在各方的推动下,该市终于积极动作,全力争取符合条件的防护服生产企业获得内销资质认证,2月8日,该市医用防护服半成品日产量达到3万件;2月9日,有70多家防护产品生产企业复产,大大缓解了医用防护服紧缺的压力。 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的防护、医疗物资的供应和保障是头等大事。在其他省市医用防护服厂家春节期间加班加点、日夜赶工,生产防护服支援湖北的时刻,上述湖北某市一开始却对无国内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生产企业一律关停。这种“一刀切”的停工方式过于简单粗暴。 其实,我国许多出口型防护服加工企业,并非达不到国内生产标准,只是因为外销产品只需要满足国外资质,所以之前没有申请内销的有关证件。这种情况不光是湖北有,其他地方也有。为了调动更多产能投入医疗物资生产,不少地方都出台了针对外贸生产企业的临时政策,例如江苏省紧急启动出口医用防护服、口罩转供国内疫情防控应急使用备案,监管部门赶赴企业,现场提供指导建议,开辟绿色通道,当天完成核查工作,迅速发给备案;福建省加快筹建应急防护服生产基地,为其他防护服企业转产医用防护服的所有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一边审批,一边生产,政府还帮助企业解决人员住宿等生产生活问题,确保产能快速提升。 前线告急!与这些主动变通监管方式、火速下沉到企业提供服务的地方相比,湖北某市作为医疗物资的重要产地,一开始却没有把“千方百计促复产、开足马力保供应”当作是自己的责任,监管部门似乎还是习惯于端着高高在上的架子,四平八稳地履行着平时的职能。幸好在各方敦促和协调下,该市已经意识到问题并积极解决。 大疫面前,许多地方的医用防护服都处于极度紧缺状态,各地政府的态度和能力备受考验。是外拓渠道还是内挖潜力,是等救援还是积极自救?各地交上的答卷并不相同:有的省1月31日就呼告“‘子弹’快打光”,向全国求援;而有的省却努力挖潜,克服重重困难,开足马力复工复产,不仅不向其他地方伸手,还为湖北调运大批物资。福建、江苏、山东的口罩和医用防护服厂家已经全面复工并满负荷生产。截至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数据显示,口罩企业的复工率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为77%。 医疗物资的复工复产,决定着全国战疫的进程,体现着各地政府和企业的效率和能力,更体现着责任和担当。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医疗物资;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