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第三批带量采购如何理性出牌?

发布时间: 2021-06-16 00:17:00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润宝医疗网6月18日讯 5月15日,国家联采办在上海药事所召开国家带量采购会议,会议内容之一是第三批带量采购启动,由于第三批集采药品目录的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底,理论上7月可能启动第三批集采。

润宝医疗网6月18日讯 5月15日,国家联采办在上海药事所召开国家带量采购会议,会议内容之一是第三批带量采购启动,由于第三批集采药品目录的统计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底,理论上7月可能启动第三批集采。经过前两批、三轮带量采购,企业逐渐熟悉博弈规则,报价将会越来越理性。   推算品种价格   据有关消息透露,第三批带量采购基本规则不变,遴选产品范围为充分竞争的品种,即原研药和过评品种至少“1+2”格局。据统计,目前有34个品种通过/视同通过的企业数量不少于2家。按照第二批带量采购规则,可以计算出最多入围企业数以及是否进行“淘汰赛”;原研药现有市场份额为零时,考虑到机会成本等因素,可认为原研药企业大概率不会投标,可计算出原研药是否参加投标;根据第二轮拟中选企业确定规则之一是“单位申报价”降幅≥50%(以《采购品种目录》对应规格最高有效申报价为基数进行计算),因此,集采后的市场规模最多为之前的50%,根据这些信息可计算出各品种的平均每家销售额。   进入“淘汰赛”的品种,面对市场竞争与价格博弈,理性企业短期决策原则是价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估算出前十品种的平均销售额,加上医保局提供的采购量,可计算出每一个品种的价格。这种信息相对公开,但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是保密的,因此,理性企业会比较公开价格和本企业平均可变成本,若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那么一定会接受价格,甚至降低价格,从而竞标成功。虽然投标企业不能准确了解竞争对手的平均可变成本,但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合理推测。   哪些企业将胜出   如果暂时不考虑企业的成本差异,还有两种博弈策略可供使用,一是机会成本较小的企业往往胜出。机会成本即企业在其他领域获得的最高收益,简言之,如果一家仿制药企业有更好的市场选择,那么,它的机会成本比较高,因为同样的资源,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反之,则机会成本比较小。   哪些企业的机会成本比较小呢?同样的生产线,可供选择的品种越少,企业的机会成本越小。假如该企业只有一个过评品种,不中标则只能停产或转行,必然放手一搏,以平均可变成本报价,且志在必得;反之,一条生产线上有两种以上品种可供选择,企业就会选择竞争相对较弱的品种,以期获得更高的价格,而不是“死拼”某一个品种,因为它可以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可以理解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二是产生规模效益的企业往往胜出。规模效应即企业获得带量后可以降低平均可变成本,理所当然会报出一个更低的价格。每家企业的规模效应都不一样,规模效应和“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理论上取决于管理效率,即资源的匹配和融合效率。   亏本报价保市场   如果把带量采购看成一种长期博弈,那么,较高成本的企业也可以在短期内“装成”低成本的企业,报出一个比竞争对手平均可变成本还要低的价格,显然,这个价格短期是亏损的。   这种报价策略并不影响企业的长期盈利,因为对于中选企业两家以上的品种来说,采购周期为2年。如果两年内不能获得足够的市场销量,有些企业就会被迫退出市场。那么,两年后的竞争格局可能变为2家企业竞争,根据现有竞标规则,两家企业投标,不存在淘汰赛,可全部中标。也就是说,只要“熬过两年”,未来可以把价格提到平均可变成本之上,加上医保局会综合考虑保障市场供应问题,价格还可能继续提高,直到与平均成本持平,未来仿制药企业经济利润为零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理论上,留下来的企业可以获得正的会计利润。   两家投标降价50%   投标企业为2家的品种,如非布司他,原研药市场份额为零,此次带量采购原研药企业大概率放弃投标,两家企业参标均可中标,双方报价的降价幅度符合中标规则即可,均降价50%左右。至于谁能优先选择市场,则有运气的成分。   会不会有一家企业的价格降得更多,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假设有,那么它最后会降多少?按照损失最小化原则,多降1%,对方也会这么想。重复博弈,能降多少?取决于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市场规模差异,若差别不超过10%,彼此会心照不宣地均降10%。因为,此时边际收益已为负值,再降则会让总收益减少,得不偿失。当然,两家企业在认知和问题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谁的价格会降得更多,也是运气使然。   重视过评品种选择   总之,带量采购一定会成为竞争常态,当前竞争是之前过评品种的后续竞争,在实行淘汰赛的规则下,以平均可变成本报价是一种理性选择,获得市场且损失最小,为企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和空间。未来竞争则会提前到品种选择上,这是理性决策,可以实现损失最小化。换言之,未来仿制药企业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过评品种的选择上,综合边际收益、竞品分析和国家政策导向等诸多因素,合理选择过评品种,避免在集采中陷入惨烈的“淘汰赛”。   当然,未来仿制药价格不会大幅高于平均成本,这也会成为一种常态。由于企业规模不同,平均成本存在差异,所以,如何实现规模效应成为仿制药企业长期研究的课题之一。
 
(文/小编)

标签阅读: 带量采购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