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2020年2月19日 /美通社/ -- 新冠疫情已经进入新的攻坚时期,对于一些癌症患者来说,如何在疫情之下做好疾病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咚咚肿瘤科请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就疫情下的食管癌患者疾病管理做出建议。
食管癌在我国是一个高发的癌种,发病率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而死亡率居第四位,同时食管癌患者因肿瘤大多分期晚、治疗难度高、疾病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从而导致了生存状况不佳。我国每年新增食管癌患者约为24.6万人,死亡18.8万人。[1]
同时,食管癌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相比普通人群而言免疫力更低,在疫情期间,家庭照护的难度也相应升高。全国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之际,许多城市的食管癌患者异地就医甚至本地就医的难度都增加了,有不少患者和家属也开始担心常规治疗受到的影响。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湖北、河南、广东等区域,也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域,因此,如何帮助食管癌患者做好疫情期间的疾病管理,如何帮助家属做好相应的健康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营养,多“保重”
为什么是多保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做出如下解释。食管癌病人在饮食上面都很困难,营养状况比较差,很多人体重下降比较明显,免疫力比较低下,属于易感染的人群。一旦感染,重症几率增加,需要注意。所以一定要加强营养,在饮食上,特别是术后的病人,尽量食用一些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一定不要因为饮食不好,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要加强营养,有必要的时候可能一天要多餐,这样能改善自己的状况,提高自己抵御疾病抵御感染的能力,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出门防护
因新冠肺炎而死的患者,不少为伴有其他疾病的中老年男性,这和食管癌患者人群特征相似。因此,不只是食管癌患者本人紧急情况出门要主要防护,与他们密切接触的家属也要注意防护。出门带好口罩和眼镜,手不要摸脸,不碰触口鼻眼睛。路上和其他人保持距离,少说话,少碰触。
回家后脱下外套和口罩,及时挂在阳台通风晾晒,认真洗手消毒,用酒精棉片或75%医用酒精沾湿纸巾擦拭外出中暴露的东西,特别是手机。如果是从医院回来,口罩用塑料袋包裹丢弃,外套和全部衣物都需要消毒和清洗,而且去医院建议使用固定一套衣物,避免交叉。
适当调整治疗,按症状延缓复查
虽然食管癌患者需要把病毒拒之门外,但是治疗也不能停,疫情下患者应该怎么治疗呢?沈琳教授对此做出了详尽解答:
1.对于可以手术的患者,在疫情期间为了防止交互感染,一般建议推迟手术。在此期间,可以做一些温和的化疗或放疗,化疗可采用口服的化疗药。
2.对于术后的患者,一般营养状况很差,在术后2个月以内做治疗,都不会影响预后。这个时候在家,主要是加强营养,注意饮食,去习惯术后带来的生理改变,为将来以更好的身体条件去迎接后续治疗。
3.对于接受术后放化疗治疗的患者,可以和主治医生商量,对治疗方式作出适当调整,计量调低,周期拉长。如此在一两月内的调整是不会影响患者的转归。目前是为了患者更安全的度过疫情,同时又能控制肿瘤。
4.关于复查,对于一些发生紧急情况的患者,必须马上复查:比如说出血和穿孔,患者会出现呕血,吐血或大便发黑,出现贫血乏力;出现梗阻,患者一点东西不能吃了,水也喝不下去了,以上这些都是比较急迫的症状,建议马上复查。而相对比较稳定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这种情况下可以暂缓复查,或是降低复查频率。
警惕发热 鉴别新冠
此外,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发现发热也不要惊慌,癌性发热以中低度发热为主,发展慢,病程长,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热,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两者难以通过肉眼观察判断癌热和新冠肺炎发热的区别,鉴别方法主要看肺部CT是否出现病毒性肺炎特有的表现和核酸检测是否为新冠病毒阳性。
抗癌治疗 突破性进展
目前,国家为抗新冠状病毒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系列的绿色的通道,目的是能够尽快找到有效的药物用于治疗新冠病毒。但与疫情不同,肿瘤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慢性病,所以它的临床研究会更严谨和缓慢,主要是为了得到一个更客观的循证医学结果。实际上食管癌领域在过去几十年未曾有突破性进展,直到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使复发或晚期的食管癌患者能有机会延长生存,带来获益。
食管癌对现有药物治疗手段较不敏感,化疗效果有限而且长期疗效不佳,但肿瘤免疫治疗的出现给食管癌治疗提供了新希望。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是利用PD-1/PD-L1抑制剂改善或恢复身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自体免疫细胞侦测并杀伤异常的癌细胞,达到抗癌效果。近年来,PD-1抑制剂在黑色素瘤、肺癌、肝癌、乳腺癌、胰腺癌、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诸多进展,许多全球大型临床试验证明了免疫治疗可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生存时间,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食管癌在2019年也终于有了正式获批的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2019年7月31日被FDA批准用于PD-L1阳性的复发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二线治疗,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首个被FDA批准用于食管癌的免疫治疗药物。
此项获批是基于一项代号为KEYNOTE-181的全球多中心大型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中国患者。研究发现食管鳞癌(中国高发的亚型,占90%以上)对免疫治疗有明显偏好。在PD-L1阳性的中国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相比传统化疗,K药延长了6.7个月的总生存期,降低了66%的死亡风险,疾病控制率达56%。这是几十年来食管癌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疫情当前,食管癌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注意防护,同时做好疾病管理和家庭照护,及时和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与调整。共克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相信我们很快就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
[1] 郑荣寿, 孙可欣, 张思维, et al。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1)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