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利康消化领域又添重磅新药,为中国1400万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
上海2019年11月7日 /美通社/ -- 阿斯利康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召开之际宣布全球首个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令泽舒®(利那洛肽)正式在中国大陆上市。利那洛肽是用于治疗成人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针对性药物。
令泽舒新品发布会合影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一个亚型,临床常见,反复发作,以便秘为主要特征并伴随腹痛、腹胀和腹部不适,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1]。在中国,至少有1400万患者饱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困扰[2]。然而,这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却从未在中国引起公众关注,其知晓度和诊断率都很低[3],且无更多针对性治疗药物[4]。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教授在令泽舒新品发布会上发言
“IBS-C是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功能紊乱。虽属于良性疾病,但有效、安全的药物有限。各级医院都期待新型、有效、安全的药物用于IBS-C的治疗,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唐承薇教授表示。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组长,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侯晓华教授在令泽舒新品发布会上发言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人群多为中青年,他们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相比较之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则更青睐女性病人。”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组长,武汉协和医院消化科主任侯晓华教授表示,“非常多有便秘症状的患者会自行购买通便产品,而有些产品中可能含有刺激肠道的蒽醌,长期服用会使肠道神经受损,甚至导致黑肠病。”
利那洛肽是由阿斯利康引入中国的全球领先创新药物。它的创新机制是通过激活人体自有的鸟苷酸环化酶C,促使肠液分泌,降低内脏高敏感,同时缓解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便秘和腹痛、腹胀等症状。由于利那洛肽作用于肠道局部,几乎不吸收入血,安全性良好。今年九月,阿斯利康与美国Ironwood制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获得利那洛肽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
“早在1993年刚进入中国时,阿斯利康就为中国市场引进了全球首个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让诸多中国胃溃疡及出血患者免于胃部切除手术,引领了中国消化道酸相关疾病的治疗变革。”阿斯利康中国消化及全产品拓展业务部总经理董莉君表示,“在植根中国消化领域开拓创新26年后,我们将依然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继续引进全球领先的创新药品,满足中国患者的需求。未来,我们一定会继续为中国消化领域添砖加瓦。”
关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亚型之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便秘,并伴随与排便有关的症状,如腹痛、腹胀及腹部不适等。因其反复发作,患者生存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中国,IBS的患病率高达6.5%,其中15%为IBS-C[1]。目前,IBS-C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3],治疗主要是根据症状来选择药物,如解痉剂、渗透性泻药、容积性泻剂等。
关于利那洛肽
利那洛肽是一种鸟苷酸环化酶C激动剂,是美国消化病学会(AGA)指南推荐的一种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创新药物,也是治疗IBS-C的标准药物(推荐级别:强,证据级别:高)[5]。中国Ⅲ期临床试验证实,与安慰剂组相比,利那洛肽可显著缓解IBS-C相关症状,其缓解程度反应者比例是安慰剂组的两倍以上,疗效在治疗第一周就有体现,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症状都得到了改善[3]。此外,由于利那洛肽作用于肠道局部,几乎不入血吸收,其安全性更为良好。研究显示,利那洛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和中度腹泻,未见临床显著后遗症[3]。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J]。 中华消化杂志, 2016,36(5):299-312。
[2] 张璐, 段丽萍, 刘懿萱, 等。 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14;53(12):969-975。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4.12.011。
[3] PRevalENCE AND DIAGNOSIS RAT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ADULT GASTROENTEROLOGY OUTPATIENTS IN CHINA: THE LINGO STUDY: 3-5
[4] Yang Y, Fang J,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8 33(5)
[5] Weinberg DS,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14;147(5):1146-1148。
标签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