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第一大杀手”,当属酒后驾车了,它的危害让人触目惊心。在生活中工作中,大多数聚餐都免不了喝酒,但是喝完多久后才能开车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酒驾的相关知识。
酒驾的判定标准
日常中,应该有不少司机都熟知酒驾的判定标准:
1、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毫克/100毫升属于饮酒驾驶。
2、血液中酒精含量高于80毫克/100毫升就属于醉酒驾驶。
但实际中,很多司机们更倾向于以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觉得不头晕或意识清醒,能站能走就可以开车,这是非常不靠谱的,毕竟酒驾的测试标准是以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基础的,不能用意识或行动来判断。
那么喝酒后多长时间可以驾车呢?
严格地说,这没有标准答案,由于人体存在个体差异,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不同,而且饮酒量不同,代谢时长也不同;在不同时段或环境下,人体内酒精代谢速度也是不一样的。
酒精在人体中一般消散时间为10-20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个小时内人体可以代谢10-15g的酒精。但每个人的代谢能力不同,代谢速度也跟根据时间、环境而变化。这也是有的人饮酒后第二天起床后开车仍被查出酒驾的原因,因为他体内的酒精还没完全代谢完。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为安全起见,饮酒后10-20小时后再驾驶是比较科学比较安全的。对于酒精代谢比较差的司机,建议24小时后再进行驾驶。目前尚未发现饮酒24小时后被查出酒驾的案例,所以饮酒量大的朋友们最好20小时后才开车,稳妥一些才好。
日常如何防范酒驾?
1、不要逞强更不要有侥幸心理
酒后人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降低,若坚持驾驶会有较大危险。酒后千万不要逞强,不要有侥幸心理,坚决做到不开车。
2、不要怂恿他人喝酒
不要对饭后需开车的人进行劝酒或怂恿他人喝酒,善意提醒他人,尽量避免酒驾的发生。
3、不要依赖解酒食物
过于看重牛奶、浓茶等解酒食品,这些食物并不能加速酒精的代谢。
聚会喝酒本是高兴的事情,千万不能让酒驾导致不开心的结局。多为自己和家人着想,切勿酒后驾驶!酒驾有相当严重的后果。轻者罚款、扣分或者吊销驾照,严重时造成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危险,害人害已,得不偿失。
标签阅读: 喝酒,人体,血液,解酒,食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