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男性健康 » 男性疾病 » 正文

前列腺疾病有哪些呢

发布时间: 2020-04-15 21:25:39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痛 前列腺囊肿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分类:第一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重,有全身症状,前列腺液检查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

  第二类、慢性细菌前列腺炎: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85%由大肠杆菌引起,病程长,病情反复,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第三类、A: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可能由支、衣原体感染有关,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难度,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

  B:前列腺痛:病因不明,病人有自觉症状,前列腺检查阴性,细菌培养阴性。

  第四类:无症状性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的病理及分析病理 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要点

  1.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早期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无力。晚期可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点滴不通,小腹胀满,可触及充盈的膀胱。

  2.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

  3.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增生的前列腺。膀胱镜、排泄性尿路造影等,对诊断本病有帮助。

  4.本病应与淋证、关格、尿道狭窄、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前列腺结石、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相鉴别。

  按叶分布的趋向,前列腺增生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

  1. 侧叶增生, 产生前列腺尿道段受压,变形,弯曲,该型占4。41%

  2. 后联合或中叶增生,突出至膀胱,使膀胱三解区底部抬起,此型占13。96%

  3. 侧叶,中叶增生,突向膀胱及尿道,此型占17。12%

  4. 颈下叶增生,突向膀胱,呈悬垂状,此弄点30。14%

  5. 侧叶及颈下叶增生,占21。62%

  6. 侧叶,中叶及颈下叶增生。

  7. 前联合增生即前叶型。

  8. 三解区下叶增生。

  发病最早的是中叶及颈下叶,50岁左右即可发生,侧叶双侧叶及颈下叶增生的平均年龄约晚10岁,双侧叶,中叶同时增生常发生一般是在70岁以后。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prostatic cancer,英文简写为PCa) 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前列腺癌分类: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前列腺癌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前列腺痛是尿道肌肉、前列腺肌肉、或者是会阴部及骨盆底部的肌肉痉挛性疼痛引起的类似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不适。给这类患者做肛门指检时,前列腺触诊无异常,无压痛,而肛门两侧的提肛肌等处却有较明显的压痛。因此,临床医生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前列腺痛。

  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石是指原发性或内源性的,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这种结石可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可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多面形,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百个,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小结石常较光滑,大结石或多发结石可占据整个腺腔,质地坚硬。前列腺结石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因此,常可作为感染核心,储存细菌,而抑菌的抗生素却难以进入结石发挥作用。

  前列腺囊肿:前列腺囊肿是由于前列腺腺体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而发生的囊样改变。先天性囊肿为副肾管退化不全,在正中线融合,膀胱下形成一个很深的憩室或囊肿,开口于前列腺尿道的后方。后天性囊肿系由坚韧的前列腺基质导致腺泡不完全或间断性梗阻,逐渐使腺泡上皮变厚,终至发生潴留性囊肿,可位于前列腺内的任何部位或突出至膀胱颈部,直径为1~2厘米。

(责任编辑:陈乓)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前列腺结石 前列腺痛 前列腺囊肿

  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从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症状。前列腺炎可分为非特异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特发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又称前列腺病)、特异性前列腺炎(由淋球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其它病原体(如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充血和前列腺痛。

  前列腺炎分类:第一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病情重,有全身症状,前列腺液检查有大量的白细胞、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

  第二类、慢性细菌前列腺炎:也是由细菌感染引起,85%由大肠杆菌引起,病程长,病情反复,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阳性。

  第三类、A:慢性非细菌前列腺炎:可能由支、衣原体感染有关,病程较长,治疗有一定难度,前列腺液检查阳性,细菌培养阴性。

  B:前列腺痛:病因不明,病人有自觉症状,前列腺检查阴性,细菌培养阴性。

  第四类:无症状性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被发现。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的病理及分析病理 前列腺分内外两层:内层为尿道周围的粘膜和粘膜下腺体;外层为前列腺体。后者构成前列腺的主体,两层之间有纤维膜隔开。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内层,在膀胱颈至精阜一段后尿道的腺体间质中,现称该部分为移行带镜检可见。腺体间质有轻度增生组织,结构以增生的结缔组织和平滑肌为主,并有增大的腺囊、增生腺管上皮呈乳头状向囊腔内突出,形成间质腺样组织的混合性结节。

  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要点

  1.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早期表现为尿频,夜尿增多,排尿困难,尿流无力。晚期可出现严重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点滴不通,小腹胀满,可触及充盈的膀胱。

  2.直肠指诊:前列腺增大,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

  3.B型超声波检查,可显示增生的前列腺。膀胱镜、排泄性尿路造影等,对诊断本病有帮助。

  4.本病应与淋证、关格、尿道狭窄、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前列腺结石、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相鉴别。

  按叶分布的趋向,前列腺增生分为八种不同的类型:

  1. 侧叶增生, 产生前列腺尿道段受压,变形,弯曲,该型占4。41%

  2. 后联合或中叶增生,突出至膀胱,使膀胱三解区底部抬起,此型占13。96%

  3. 侧叶,中叶增生,突向膀胱及尿道,此型占17。12%

  4. 颈下叶增生,突向膀胱,呈悬垂状,此弄点30。14%

  5. 侧叶及颈下叶增生,占21。62%

  6. 侧叶,中叶及颈下叶增生。

  7. 前联合增生即前叶型。

  8. 三解区下叶增生。

  发病最早的是中叶及颈下叶,50岁左右即可发生,侧叶双侧叶及颈下叶增生的平均年龄约晚10岁,双侧叶,中叶同时增生常发生一般是在70岁以后。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prostatic cancer,英文简写为PCa) 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而增长,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据报道仅次于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我国以前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前列腺癌分类: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前列腺癌伏癌的发病率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率为10%~30%。国内发病率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前列腺痛是尿道肌肉、前列腺肌肉、或者是会阴部及骨盆底部的肌肉痉挛性疼痛引起的类似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不适。给这类患者做肛门指检时,前列腺触诊无异常,无压痛,而肛门两侧的提肛肌等处却有较明显的压痛。因此,临床医生将这类疾病命名为前列腺痛。

  前列腺结石:前列腺结石是指原发性或内源性的,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内形成的真性结石。这种结石可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可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呈多面形,数目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百个,一般呈棕黄色、暗棕色或黑色,小结石常较光滑,大结石或多发结石可占据整个腺腔,质地坚硬。前列腺结石中常隐藏有大量细菌,因此,常可作为感染核心,储存细菌,而抑菌的抗生素却难以进入结石发挥作用。

  前列腺囊肿:前列腺囊肿是由于前列腺腺体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原因而发生的囊样改变。先天性囊肿为副肾管退化不全,在正中线融合,膀胱下形成一个很深的憩室或囊肿,开口于前列腺尿道的后方。后天性囊肿系由坚韧的前列腺基质导致腺泡不完全或间断性梗阻,逐渐使腺泡上皮变厚,终至发生潴留性囊肿,可位于前列腺内的任何部位或突出至膀胱颈部,直径为1~2厘米。

(责任编辑:陈乓)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