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男性健康 » 解读男人 » 正文

回归自然保护环境推动无汞血压计的替换

发布时间: 2021-12-04 22:01:06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2006年春天,美国国家环保署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汞项目排查置换工作,清除医院中的汞是建立在保护人类健康及环境的道德水准之上的。 中国是一个汞污染严重的国家。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有毒金属物

2006年春天,美国国家环保署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汞项目排查置换工作,清除医院中的汞是建立在保护人类健康及环境的道德水准之上的。
     中国是一个汞污染严重的国家。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有毒金属物质。汞在环境中有很强大的渗透力和伤害力,它会给人类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在环境中滞留。汞在常温常压,是一种容易蒸发并且可以在空气停留长达一年之久的化学物质。一旦排放到空气中,汞将会通过全球的物质运送过程,在全世界范围内沉降。最终它将聚集在河底的沉积物中。汞可通过皮肤、呼吸进人人体,破坏神经中枢,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由于血压是反应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参数,临床上疾病诊断过程中都离不开血压的测量。长期以来,汞(水银)式血压计一直当作血压测定中的金标准。因为它物理性能稳定、准确、一致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计量准确、价格便宜、维修方便等优点,也是目前医务界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血压计。
     那么在所有含汞的医疗设备中,汞式血压计含有大量的汞70~90g,因它在医疗中广泛的使用,这些都使它成为医疗设备中最大的汞储存库之一。如果一台汞式血压计在使用不当造成汞外溢出后,那么1g的汞全部蒸发后使一间15平方米大的房间内空气汞的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我国规定汞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01毫克/立方米,一般认为人在汞浓度为1.2~8.5毫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很快会引起中毒。使用含汞的血压计带来的潜在危害是如此之大,而使用者又多为特殊的人群我们的医护人员。然而他们对汞危害的认识又知多少呢?为此,我们对临床的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对于汞外溢漏出后做如何的处理?有近40%的人员对其是倒人下水道冲走,有近20%的人员不知道该如何的处理,有近5%的人员觉的好玩,只有35%的人员能比较正确的处理,用注射器和瓶子收集密封起来,送到计量室集中回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公众对于汞的危害极其自我保护认识水平还不高。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加重污染的危害,应充分的重视汞式血压计带来的汞污染的危害性。
     汞外溢绝大多数都是来自于血压计本身的缺陷和使用者本身的问题。为了健康的环境,无害医疗,无汞血压计,一份为人民健康开出的处方。无汞血压让,环保、安全、使用便捷、轻松、快速、方便地将读取的测量结果传输出来。不会发生由水银壶脏堵产生玻璃管内过滤阴崖,造成加压时汞反应缓慢直线上升汞外溢的问题。汞式和无汞血压计都有大概100年的使用厉史,而且当使用得当时二者都能给出准确的结果。无论汞式和无汞血压计都需要妥善的保养,而且只能在正确校准之后,才能给出准确的结果。
     一份来自美国梅约医学中心无汞替代项目调查报告发现,使用无汞血压计,只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保养维修,定期的进行计量检测,就可以提出准确的血压测量。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减少了汞的污染,保护了环境和医护人员及公众的健康。
     大众健康,医院致力于无汞的努力首先是建立在保护人类健康及环境的道德动机上的。替代项目的最大动力是财政方面的。危害废物清除的成本,汞外溢大量补充水银10瓶(5000ml)的成本都是很大的。而如果用了无汞替代产品,这些成本就全部消除了。虽然首次进行无汞产品置换总体费用仅仅比一年清理汞外溢的费用多一点点。但在日后的无汞特殊处理上会少很多的经费。况且能减少汞污染,保护环境。
     逐步限汞,最终禁汞。应从现在起就逐步的去限制含汞血压计的使用。目前我国的医疗诊断标准是以汞式血压计的示值为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应将这类标准逐步而代之以电子式等其他无汞保健性的血压计。可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接触汞的概率,还可以推动替代产品的推广,逐步限汞,最终禁汞。目前国际上对汞的使用,份份的采取了限制和禁止的态度。因此加强了对汞医疗产品的规划与监督管理,推广替代产品,修正相关诊断标准。逐步减少含汞产品的比例,直至最终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汞的血压计。从根本上杜绝汞进人血压计,彻底解决由此产生的汞污染。
     希望通过中美两方环保界权威在这一年汞项目排查置换替代工作的合作中,较好的推动无汞血压计的替换工作。回归自然,保护环境。

http://www.aibaoyl.cn/new/
 
(文/小编)
分享到:

润宝医疗网 Copyright © 2006-2020 AiBao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ocessed in 0.231 second(s), 66 queries, Memory 1.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