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口开多大 胎宝宝才能顺利降生

热门文章排行榜 >>2021-05-18 02:39:11来源:
导语

导语胎宝宝要想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必须经过宫口这道关卡。可宫口到底开多大,胎宝宝才能顺利降生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宫口开几指才能生 宫口开到几指才能生 宫口开几厘米才能生

  胎宝宝要想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必须经过宫口这道关卡。可宫口到底开多大,胎宝宝才能顺利降生呢?宫口开10指。但是宫口要开到10指着实不容易。涨涨知识,跟小编一起来揭开生宝宝宫口开几指的神秘面纱吧!

  一、分娩百科:对宫口开几指的了解

  1、开宫口

  开宫口,又称子宫颈口扩张。正常状态下,子宫颈口张开约有一指尖的距离。随着产程的进行,子宫口逐步扩张,直到打开到能允许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也就是直径为10厘米为止,整个过程就被称为开宫口。

  子宫颈管长2厘米左右,是连接阴道和子宫腔的肌性管道。临产前产妇宫缩加剧,促使子宫口周围的肌肉和纤维组织扩展,同时胎儿入骨盆使子宫口逐渐扩张,子宫颈管会随之变短直至消失。

  2、宫口开几指可以生宝宝

  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指胎儿娩出到胎盘排出的过程。 第一产程是指从临产至宫口开全,只有开全后,宝宝才能够顺利通过产道,娩出体外。

  宫口张开的过程比较缓慢,通常怀孕第9个月后的第2个星期宫颈才逐渐展平,也是宫颈成就的过程。宫口开几指大小,可是跟宝宝什么时候出生有关系的哟。

  当宫口开了1指大小时,说明准妈咪已经临产还没有真正动产,这时不要紧张,可以在家待产,等有规律性宫缩才是真正动产了。不过自己要注意胎动的变化,有异常随时去医院就诊。

  当宫口开了3指大小时,准妈咪就可以进入待产室了;从宫口开3个到开全一般需要4小时,最多不应超过8小时,准妈咪做好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

  当宫口开了10指大小时,准妈咪已经进入要生宝宝的节奏了,赶快努把力来迎接宝宝的降生吧。

  二、分娩知识:医生怎么检查宫口开几指?

  要想知道准妈咪的子宫宫口开了几指,这可不是准妈咪自己就能感觉出来的,而是要问我们的医生大人了。那么,医生是怎么检查宫口开了几指的呢?一起来看一下。

  原来,在胎头下降至骨盆后,准妈咪的产道就会呈自然松弛的状态,为不久后的胎宝宝娩出做好准备。此时,医生检查宫口打开情况主要有观察和指诊两种方法。

  观察法自然不必多说,而指诊可是有些门道的哟。指诊分为阴道检查和肛门检查,医生在开始检查前会先戴好无菌手套,再将手指伸入产妇的阴道,用手指测量宫口的张开情况。一般临产前才会做肛门检查,这是因为阴道与宫颈口之间的距离不长,而且之间的腹膜比较薄,所以可以用手指查看。不过在临产前,由于无论子宫口有没有打开,多次进行阴道检查容易导致医源性感染,所以一般通过肛门的指诊来做判断。

  【小编有话说】:

  听见指诊,准妈咪是不是心里有些小抵触啊,而且肛门检查可能还会有点不舒服。但也不能因此就不检查了,为了分娩的安全,为了宝宝能顺利的降生,准妈咪们,丢掉羞涩,多多忍耐吧!

  三、关于开工口,临产前的注意事项

  1、准妈咪怎样快速开宫口

  准妈咪分娩生宝宝可以说是女性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过多的人为干扰并不好。在临产前,准妈咪要有足够的准备,多一些耐心,必要的时候可以听从医生的嘱咐。小编在这里提供一些常见的加快宫口打开的方法,以供孕妈咪们参考。

  ·下床多走动:在阵痛间隔时,可以在家人或助产士的帮助下,尽量多下床走动。

  ·刺激乳房:听取助产士的意见或在她的帮助下,通过刺激产妇乳头来加强宫缩。

  ·推拿穴位:在中医里按压穴位很有讲究,所以不建议准妈咪随意采用此法,除非有专业人员的操作或指导。

  2、要生宝宝,宫口不开怎么办

  · 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分娩方式

  阵痛加强但子宫口没有扩张,或是子宫口打开但阵痛微弱这都无法继续进行分娩的。只有两方面同时进行,才能顺利娩出胎儿。如果开宫口不顺,在活跃期时需要及早决定,或借助药物,或进行剖宫产,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意见。

  · 及时调试好心情

  临产时,无论是准妈咪的身体情况,还是准妈咪的精神心理,都对开宫口有一定影响。请记住,强烈的腹痛感和开宫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用力握起拳头时,手掌随之变硬;而松开拳头,手掌自然变软。同理,当准妈咪能保持轻松冷静,子宫口就相对容易打开。

(责任编辑:江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aibaoyl.com/ye/show-213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推荐专题

产检项目 产检注意事项 产检时间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