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润肺止咳粥预防BB咳嗽

热门文章排行榜 >>2021-06-05 07:07:49来源:
导语

导语秋季是宝宝咳嗽的高发季节,妈妈可以多学学下面的香粥食谱,让宝宝在美食中把咳嗽斩草除根!

润肺止咳粥 吃什么能预防咳嗽 宝宝咳嗽吃什么会好

  木耳粥: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均比较适宜。

  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菊花粥: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蔗浆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兑入蔗汁50毫升,再煮沸一次,调匀即可食用。

  银耳粥: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等症。

  山药粥: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沙参银耳粥: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将沙参洗净,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具有滋阴补气的效果。

  生地麦冬粥:生地黄50克,麦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钱枝桔饼30克。将生地黄、麦冬洗净,切成碎片,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1小时,捞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净)熬粥30分钟,即可食用。具有除燥的功效。

  梨子粥: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春秋季保健食品

(责任编辑:小白)

润肺止咳粥 吃什么能预防咳嗽 宝宝咳嗽吃什么会好

  木耳粥: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百合粥: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均比较适宜。

  芝麻粥: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麦门冬粥: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菊花粥: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胡萝卜粥:胡萝卜洗净后切成小碎块放入锅里,加上粳米和水慢火熬煮食用。可防止孩子皮肤粘膜与眼睛干燥。

  蔗浆粥: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备用,以粳米50克煮粥,熟后兑入蔗汁50毫升,再煮沸一次,调匀即可食用。

  银耳粥:银耳10克,发泡后加入大米100~150克淘净同煮,加适量蜂蜜搅匀即可。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等症。

  山药粥:山药100克,大米100克。山药洗净切块,大米淘净煮粥,一日2次分食。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

  沙参银耳粥:沙参50克,银耳50克,粟米50克,冰糖10克。将沙参洗净,先煮30~40分钟,去沙参,放入银耳,粟米(均洗净),再煮1小时放入冰糖,再熬10~15分钟,即可食用。具有滋阴补气的效果。

  生地麦冬粥:生地黄50克,麦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钱枝桔饼30克。将生地黄、麦冬洗净,切成碎片,装入已消毒的纱布袋内,放入陶器罐内,放入清井水,先煮1小时,捞布袋去渣,放入粳米(洗净)熬粥30分钟,即可食用。具有除燥的功效。

  梨子粥: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春秋季保健食品

(责任编辑:小白)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aibaoyl.com/ye/show-81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推荐专题

产检项目 产检注意事项 产检时间 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