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是指木、土、水、火、金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和制约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依次递相制约和克制,循环不止(图3.1)。
五行相克及其次序,可能源于古人在观察木火土金水这五种自然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直观而朴素的认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同时也可能是古人对四时(五时)气候“相胜”认识的反映,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内经》称为“所不胜”与“所胜”之间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与“土”之间的关系为例:木克土,故木为土之“所不胜”;土被木克,故土为木之“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际上是指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制约与克制。